多角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
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、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“2018陸家嘴論壇”在上海舉行。
時隔6年再次參加陸家嘴論壇,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、主席,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回憶上一次參加時,還是證監會主席。
郭樹清表示,我國現階段的金融問題具有極大的特殊性,這種特殊性決定了面對的矛盾更為復雜,有些風險的形成有著深遠的歷史原因,必須以更積極的態度處置各類隱患,以經常的“小震”釋放壓力,避免出現嚴重的“大震”,總體上要用事先的而不是事后的、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、整體的而不是零散的方法,去矯正各種偏離,及早恢復經濟金融平衡。
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一系列工作實踐中,郭樹清在九個方面體會比較深。
一是底線思維防患未然。中國自古就有“治未病”的醫學思想,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也需要樹立預防為主的意識,做到早發現、早預警、早處置,努力把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和早期階段。近年來,針對房地產貸款、地方政府債務和互聯網金融等系統性風險隱患較大的領域,銀保監會設定審慎監控指標,開展壓力測試,加強清理規范,及早介入干預,有效遏制了風險累積。
二是穩定大局逐步加嚴。治理金融業內部層層嵌套、自我循環,必須充分考慮機構和市場的承受能力。在化解“類信貸”業務風險過程中,銀保監會沒有全線出擊、四面作戰,而是合理安排過渡期,先由機構自查再由監管部門檢查,有計劃、分步驟,漸次達成目標。在整治同業業務時,重點整治同業投資和同業理財,而對同業存放和同業存單調整力度比較小。直至去年底今年初,對表外業務才開始啟動規范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,同樣沒有采取“一刀切”和急剎車的辦法。
三是統籌兼顧突出重點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,必須善于抓主要矛盾,優先處理最可能影響全局、威脅整體的問題。在推動去杠桿過程中,金融管理部門堅持以結構性去杠桿為基本思路,優先推動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降低杠桿率。針對交叉金融野蠻生長、影子銀行急劇膨脹等突出問題,銀保監會及時開展市場亂象綜合整治,有力遏制了銀行業和保險業資金脫實向虛勢頭。
“一年多來,銀行業在保持12%以上信貸增速的同時,總資產規模少擴張20多萬億元。在發展方式轉變和總保費收入下降的情況下,保險業的保障功能不斷增強,今年前4個月,人身險中純保障類產品占比上升2.9個百分點?!惫鶚淝褰榻B稱。
四是區別對待分類施策。根據不同領域、不同市場的金融風險情況,采取差異化、個性化的辦法。工作實踐中,對于不法分子控制的金融集團等“惡性腫瘤”,毫不手軟,及時實施“外科手術”。對于情況復雜、牽涉面廣的案例,采取徐緩調理的辦法,通過“慢撒氣”逐步緩釋,條件具備時再果斷出手。
五是抓住時機攻堅克難。去年以來,銀保監會督促銀行利用當前撥備較充足的有利條件,做實貸款分類,真實反映信用風險。目前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之比,已由高峰期的近120%降至100%以內。同時鼓勵銀行綜合運用壞賬核銷、現金清收和批量轉讓等手段,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,2017年以來共處置不良貸款1.9萬億元。有的觀察家將這些行動解讀為銀行的負面訊息,恐怕不太合理。
六是標本兼治依法規范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系統性工程,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強力治標,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市場上的歪風邪氣壓制下去。但是從根本建立起規范有序的金融市場體系,更要注重補齊監管短板。2017年,銀行業重點推進70多項補短板項目,其中已完成48項,今年又新提出40多項;保險業去年以來修訂出臺規章和規范性文件60多項。
七是回歸本源服務實體。金融系統堅持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全國成立1.68萬個債權人委員會,積極推動企業的財務重組和破產重整。在著力破除無效供給的同時,支持培育新動能,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。2017年銀行業新增減費讓利440億元,今年一系列新的降成本措施正在陸續出臺。信貸增速繼續明顯超過貨幣供應量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速,小微企業貸款持續實現“三個不低于”目標。目前,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17.3%,申貸獲得率95.1%,但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還需做出新的努力。
八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??倳浿赋?,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歷程,解決影響和制約金融業發展的難題必須深化改革。在利率、匯率市場化不斷深入的條件下,我們積極推動完善公司治理結構,強化股權管理,優化機構布局,健全市場體系,持續提升我國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。